交大ACM班,是怎样的存在?
Always Challenge Miracle
ACM班
2002年,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勇发起设立了ACM班。
ACM班取名源于国际科学教育计算机组织——美国计算机学会(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),它是世界上第一个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计算机组织,计算机领域最高奖——图灵奖由该组织设立和颁发。这也寓意着ACM班一开始设立的目标就是「培养计算机科学家」。十年内,ACM班学生们便拿到了全球ACM大赛(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)的「三冠王」。
1996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参加ACM-ICPC的第一年
ACM班毕业生的「作品」有第四范式、流利说、森亿智能、依图科技等,这些企业分布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多个落地方向上,包括图像识别、医疗数据挖掘、PaaS以及区块链公链等。这些公司渗透入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,如果用商业数字来衡量他们如今的成绩,我们看到的是,这批公司整体估值已达到数百亿元。这些名字背后,是信息科技的发展,是数据积累由量到质催生的转变。
「我们班是要培养计算机科学家的」,彼时俞勇如此向学生们传达自己的期待。最初,这句话里的信息全是壁垒。有俞勇的学生记得,最初听到这话时,自己是懵的,在当时的普遍认识里,计算机不是工具吗,跟科学家有什么关系?但后来,这被证实是一个具有超前意义的目标。
选择
1
俞勇最初在创办ACM班的时候,就以「要让学生自我觉察人生志趣并将其实现」这一宽泛角度为基础,定下了「培养计算机科学家」这个十分「具象」的目标。对于彼时只有十几岁的罗宇龙们来说,这毋宁是个「抽象」的愿景。所以在最初入学前,有人甚至打过「实在不行毕业去修电脑、装软件」的盘算,他们曾无法理解「听起来有点拗口」的计算机科学家,将面对的是怎样一种「科学」。
如今回头来看,「培养科学家」这个愿景却在这段长久的时间里,展现出了能量和凝聚力。有人甚至认为,如果ACM班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方向,身处其中的师生不可能如一股绳扭在一起,也没办法做到现在的成绩。更何况要考虑风险投资这个切面,后者在近十几年间成长为催化很多事物的巨大驱动力。
俞勇始终没有让这股力量正面进入自己在ACM班的教育事业里来。他的坚持,起码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恰当的时间周期内,坚守在计算机科学方向上当个「彼得潘」。
回馈社会的哲思
2
ACM班2017届毕业生刘严培,曾在ACM大赛拿过世界亚军,毕业后进入红杉中国做起了风险投资(VC),也是ACM班里第一个以VC作为职业选择的毕业生。在红杉决定投资Conflux之后,他加入了这家区块链公司担任核心系统工程师。
在红杉做投资期间,刘严培看了不少做公链的项目。现实地说,公链研发当然是区块链领域难度最大的方向之一。而从全球范围来看,公链却已经是个拥挤的领域。刘严培看到的公链项目有数百家,这更加令他意识到一个技术最顶尖的团队介入此事的价值,也坚定了加入的决心。「公链这种最难的事情,一定得由最好的人来做。」
向最难的事情发起挑战,这很大程度上源自学生时代习得的「回馈社会、为社会创造价值」的使命感。
森亿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少典
ACM班的张少典回国创办森亿智能也是受此驱动,「不管去了哪个领域,最后都会非常迫切地想成为这个社会的骨干力量,这是非常内在的东西」。
见识的价值
3
2018年4月12日上午,地处繁华路段的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凯原法学院东方会堂颇为热闹。在这场题为“鹏程万里 益无反顾”励志讲坛上,沈南鹏代表红杉中国宣布在交大ACM班设立教学基金奖学金,出资1000万人民币,用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深造与研究,以期培养更多志存高远的计算机科学家,共同推动前沿科学研究进程。他表示:「ACM班是交大给学生打开的一扇窗,无论拿过奖与否,能够跟世界上最优秀的学生比赛,就是最重要的人生经历。」
作为上海交大首届免试直升试点班85级一班班长,沈南鹏对科学与商业协同的思考十分具有代表性。他认为,商业发展阶段性地进入一个和科技前沿深度链接的局面,这些计算机科学界的顶尖人才,正是被赋予了为科技进步寻找新动能的责任,而AI、大数据,或许正是他们所寻找的「答案」。
「其实你回头看会发现,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一个点,但是只有去做了,才有这些‘点’的发生,最后才能把这些‘点’串联成线。所以要做好一件事情的确需要非常多的耐心以及长时间的积累」,ACM试点班2002级校友、流利说联合创始人、CTO胡哲人在与众多到场的ACM班校友当天同台分享时如是说。
左三罗宇龙、左四张少典、左五林晨曦、左六俞勇,右三胡哲人、右四戴文渊、右五沈南鹏
这一天,对科学与商业联动有着深入思考的沈南鹏,与在科学研究和产业落地同样闪耀的新一代未来之星林晨曦、戴文渊、罗宇龙、张少典等人罕见同台,在思想的碰撞中,展现出两代学子对计算机科学研究与产业落地的热望与畅想。
企业里的科学家
4
俞勇的目标是培养顶尖的计算机科学人才,但随着成果的落地应用,计算机领域科学与产业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,这也让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,在ACM班学生的身上实现融合。
在这个特定的圈子内,论文几乎成为了资源的索引,用心的人按图索骥便能链接起最恰当的人与最前沿的技术。2007年,研一的戴文渊发表了一篇文章,这篇文章的引用数至今在迁移学习领域排名世界第三。戴文渊是ACM班2002级学生,后来创办了第四范式——国内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。也是在戴文渊读研究生期间,他与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强教授结识,对方是迁移学习领域引用数世界排名第一的文章作者,后来成为了第四范式首席科学家。
戴文渊毕业后决定去互联网公司,是因为他发现AI在学术界会遇到天花板——缺乏足够的数据。而单靠已有的统计技巧来不断创造新的统计技巧,又有何意义?他选择去业界探索,并非剥落计算机科学家梦想,反而正是在坚定此一目标,「在那边才能做出更好的AI」。
企业家与科学家于戴文渊而言,并非不可兼容的选项。科学是他的目标,「如果要实现目标需要当企业家就当企业家,如果需要当个教授我就当个教授」。
2004-2005年全球总决赛,右三为戴文渊
在求索技术进步并发挥其对社会的正面影响这一进程中,是科学家还是企业家,亦或二者兼有的身份归属,变得没有那么重要。但正是在科学与商业间不拘身份的跨界,让他们沉淀了扎实的技术能力,又为其获得捕捉前沿产品趋势的敏锐嗅觉做了铺垫。
致力于培养计算机科学家的俞勇,对学生创业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。他现在支持学生去创业,因为没有一批人比他们更懂技术,他们「应该称得起中国人工智能第一代黄金一代」。
来源:创业邦
值班编辑:李欣慧
责任编辑:金雪 祁洁
推
荐
阅
读
交大ACM,巅峰存在!